740)this.width=740">
人物简介:张银银,女,四川大学经济学博士。现为我校省“十二五”重点学科“区域经济学” 核心成员。从事理论经济学研究近十年,研究方向主要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、区域创新、新兴产业与产业结构升级等。先后在《经济纵横》《经济体制改革》《经济问题探索》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3篇,其中CSSCI期刊4篇。主持国家社科青年项目1项,厅级项目3项;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2项,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,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项,省级课题共2项;参与并完成各类地方委托的规划课题9项;作为主研人员参与完成的专著《重塑四川经济地理》获四川省第十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。
常怀感恩之心
“常怀感恩之心,世界其实对你很公平。”作为我校为数不多的内培博士,张银银老师对自己的读博之路感慨良多。2011年9月,张老师刚刚进入四川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时候,还是一个新人。“那时候经常会受到导师的批评与别人的质疑,滋味很不好受。”在导师严格的要求下,张老师渐渐地适应了课题的研究与分析。“蜕变的过程很辛苦,但看着优秀的导师和身边铆劲干的战友,我总是提醒自己没有不努力的理由。”张老师坦言道。三年读博,张老师懂得了如何去管理自己的时间,提高自己的效率,如何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,运用自如,如何头顶万斤压力,但还是有条不紊循序渐进。
和有些离开学校另寻出路的内培博士不同的是,张老师义无反顾地选择回到学校。“人要学会感恩。在读博期间,学校不管在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上都给予了我很多的帮助与支持。”独在异乡为异客。可以想象,当张老师看到周湘浙校长一行不远万里前来探望之时,内心是怎样的一番感触。张老师在人生最孤独、最无助、最迷茫之时,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与亲人的问候。“那个时候,我便在心中暗下决心,我要三年读完博士,我要早日回到学校,为学校做贡献。”张老师如是说。为了这一句承诺,张老师严格要求自己,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表,充分利用所有碎片化的时间,努力拼搏,不怕苦,不怕累。终于,在第三个冬季,张老师回到了学校撰写毕业论文,并顺利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。窗前那冬季里盛开的梅花,历经风霜雨雪,终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芬芳。
让拼搏成为一种习惯
在读博的第三个冬季,张银银老师已身怀六甲。但也就是在那个寒假,张老师凭借着那股拼搏劲儿,完成了6千字的研究论文,并且把自己的毕业论文扩充至15多万字。“有些女老师想着生完宝宝再追求自己的事业,可是等孩子一降临,那股拼搏的热血就被日常的生活琐事所磨灭,再也提不起那股拼劲。”正是深喑其理,张老师才选择抢占怀孕期完成学业,并着手准备许多后期的工作,为将来的研究做铺垫。那时的校园里,同学们会经常看到一位女老师挺着大肚子,向图书馆拾级而上;同事们会经常看见张老师在办公室里伏案至深夜。张老师凭借着恒心与毅力,给自己交上了满意答卷,也在自己的漫漫人生中,第一次尽了人母之慈。
张老师多年来一直从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、区域创新、新兴产业与产业结构升级研究,此研究必须紧跟社会发展趋势。当谈及丽水的经济发展趋势,张老师有自己的见解:“丽水的发展模式不同于上海等大城市快节奏的发展模式,它是一种生活慢节奏,发展快速度的模式,与西方发达国家相似。别看生活在丽水悠闲平静,但平静中隐藏着的是转变的经济发展模式。丽水充分利用它的绿水青山来打造金山银山,这是一种发展模式的转变。我很看好丽水的发展前景。”
也许就是这一片土地的淳朴气息,这一片土地正在萌芽的新力量,这一片土地温暖的人情味儿,让这位从北方来的老师选择在丽水安家,选择用她绵薄的力量孕育更多的生机,为这片土地贡献力量,见证它的蓬勃发展。
我想教给学生的太多
如何教书育人,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独到做法。张银银老师经常和学生深入交流,在交流中分享学习、生活经验,并用小本子随时记录交谈中迸发的思维火花。我们翻开小本子,看见本子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一行行的小字,罗列着每天的计划,记录着日常的小感想、小任务,我们感受到张老师严谨细致和用心做事的风格。“我常常教育学生要学会管理时间,提高效率。不浪费碎片化时间,把它们充分利用起来。在学习和研究中有想法要及时地记录下来,并且互相交流、相互探讨,共同进步。”张老师说。
张老师的教学特点就是充满爱心,理论与实践相结合。 “可能很多人会觉得理论课很枯燥无味,对理论的东西不走心,可是我认为理论和实践是一样重要的。本科教育不是高职教育,学生需要知道自己的未来需要如何规划。理论是基础,有了基础才能深入学习。”在理论课的教学中,张老师会根据社会时事热点,设置课堂讨论以及课外小组作业,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教学效果。同时根据课程需要,和学生一起探讨学术前沿知识和最新研究情况 。“我很享受和学生一起探讨交流的过程,希望通过探讨交流,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。”张老师会针对学生的需要,结合个人经历,经常传授一些实用的知识和技能,比如如何应试、如何考研、如何写论文等,深受学生欢迎。“我想教给学生的太多。”张老师凭着她强烈的责任感和一腔热血践行着一个好教师的准则,倾囊相授,培育人才。
记者手札:考研,读博,怀胎十月,教书育人,一路走来,张银银老师坚信只有苦难才能磨练人,唯有不断拼搏进取,才能在人生路上不断前行。
下一篇::工程与设计学院成功举办第二届体育运动会
- 评论让拾金不昧成为精神文明的一种常态
- 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成为我校非隶属附属医院
- 把文明创建当做一种生活态度 创文“赶考”永久在路上
- 我院成为全国高职大数据校企合作联盟副主席单位
- 新昌县人民医院正式成为我校非直管附属医院筹建单位
- 我校成为省部联动支撑高校
我有话说
成人高考
最新文章
- 1黉舍主理“首届李达三叶耀珍
1月17-19日,首届“李达三叶耀珍伉俪......
- 22016年曹光彪研究生科研成果
1月19日,曹光彪研究生科研成果奖评审会在安......
- 3校向导慰问援疆教师
1月20日,副校长邵千钧慰问了商学院金安、教......
- 4中加国际联合实验室推进会在
1月9日下午,应我校邀请,加拿大魁北克大学里......
- 5黉舍召开二级学院院长年度教
为进一步强化教学中心地位,推进卓越应用型人......
推荐文章
热门文章
- 1我校喜获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
获奖证书 日前,2016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...
- 2李冠运获评浙江省第二届感动校园
右二为李冠运 5月18日晚,浙江省第二届&ld...
- 3校友总会赴雅戈尔集团走访校友
4月27日上午,学校校友总会名誉会长、学校...
- 4黉舍主理“首届李达三叶耀珍夫妇
1月17-19日,首届“李达三叶耀珍伉俪...
- 5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教育领事夏睿
9月22日上午,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教育领事夏...